各省、自治區、直轄市、計劃單列城市科委、黨委宣傳部、科協、教委(教育廳、高教廳)、計委、財政廳(局)、國家稅務局、地方稅務局、廣電局、新聞出版局,中共中央、國務院各有關部委、直屬機構,新疆生產建設兵團: 廣泛開展科學技術普及工作,向公眾傳播科技知識、宣傳科學思想、倡導科學方法、弘揚科學精神,是社會主義物質文明和精神文明建設的重要內容,是加速實施科教興國戰略和可持續發展戰略、實現我國跨世紀發展目標的重要舉措。為了貫徹落實《中共中央、國務院關于加強科學技術普及工作的若干意見》和黨的十五大精神,明確2000-2005年我國科普工作的主要目標和任務,特制定本《綱要》。 一、科普工作的重要性和緊迫性 1.科學技術是第一生產力,是現代社會文明的核心。以信息技術、生物技術為代表的現代科學技術,正以前所未有的速度引發全球經濟、社會和人們生活方式的深刻變革;科學思想、科學精神越來越廣泛地影響著人們的世界觀和人生觀。一個國家或民族要躋身于世界先進民族之林,在激烈的國際競爭中立于不敗之地,不僅要在科學技術發展中擁有優勢,更要下大力氣提高國民的科技素質,增強公眾對現代科學技術的理解、掌握和運用能力,把科學思想、科學理念植根于民族精神,轉化為全社會的創新能力。因此,以提高國民科技素質為宗旨的科學技術普及工作,已成為經濟社會發展中一項長期的戰略性工程。世界各主要國家紛紛采取措施,大力加強科普工作。 2.加強科普工作,大幅度提高國民科技素質,是我國現代化建設的當務之急。建國以來,特別是改革開放以來,我國在掃除文盲、提高國民文化水平、推廣應用技術成果、宣傳科學思想等方面取得了巨大成就。但是由于起點較低,我國國民科技素質與發達國家相比仍有較大差距。目前我國具備基本科學素質的公眾分別只是美國、歐盟國家的1/23和1/15。國民科技素質偏低進一步加劇了我國面臨的自然資源不足和人口負擔過重的雙重壓力,更從深層次上制約著兩個根本性轉變和科教興國戰略、可持續發展戰略的實施。國民科技素質偏低也給一些人利用迷信、愚昧活動危害人民、危害社會提供了可乘之機。一些地方不健康的精神生活方式和愚昧迷信泛濫,反科學、偽科學活動頻頻發生,甚至出現了“法輪功”等邪教組織蒙蔽群眾大肆進行反政府、反社會活動的惡性事件。 科普工作面臨的任務極其繁重艱巨,但符合社會主義市場經濟要求的管理體系和運行機制尚未形成,科普事業自身發展缺乏系統規劃和長遠部署,投入短缺、人才流失、科普創作后勁不足問題十分突出。近年來科普工作中還存在著忽視科學思想傳播、對用科學理念占領思想文化陣地重視不夠等問題。經濟、社會的快速發展與國民科技素質偏低、科普工作力度不夠的矛盾正日益突出,如不給予高度重視,從根本上加以解決,必將長期制約現代化建設的進程。 3.我國現代化建設正處在由第二步戰略目標向第三步戰略目標邁進的關鍵時期。加速推進兩個根本性轉變,實施科教興國和可持續發展戰略,迎接經濟全球化挑戰,必須按照《中共中央、國務院關于加強科學技術普及工作的若干意見》的要求,從事關現代化建設成敗和民族興衰的戰略高度認識科普工作,把提高國民科技素質作為增強綜合國力和國際競爭力的基石,把科普工作作為社會主義物質文明和精神文明建設的重要內容,把發展科普事業作為科技創新、素質教育和文化建設的重要環節,統籌規劃,明確目標,突出重點,采取切實措施,動員全社會重視、支持和加強科普工作。 二、 主要任務和目標 4.2000-2005年的科普工作必須全面貫徹科學技術是第一生產力的思想,按照社會主義市場經濟體制的要求,根據不同人群的需求,特別要重點圍繞廣大農民、青少年和干部的需求,努力普及科學技術知識,大力宣傳科學思想、倡導科學方法、弘揚科學精神,在促進社會主義精神文明建設、推動黨和國家科技方針政策的貫徹落實、提高公眾參與社會經濟活動的能力、為科普事業長遠發展奠定基礎四個方面取得實質性進展,大幅度提高國民的科技素質,帶動精神生活水準和社會文明程度的提高,為科教興國戰略、可持續發展戰略的實施和社會穩定提供高素質的人力資源保障和科學、健康、文明的人文基礎。 5.促進社會主義精神文明建設。大力宣傳和普及自然知識、社會人文知識的基本常識,包括各種自然現象和天文現象的科學解釋,宇宙起源、地球形成、生命起源和人類進化的有關知識,各種自然災害的科學成因,人類文明的發展史等,促進社會公眾建立起科學的自然觀和宇宙觀,樹立唯物主義無神論的世界觀、人生觀和歷史觀。在此基礎上提高對社會生活中各種問題的正確判別能力,以及對反科學、偽科學活動的基本鑒別能力,有效遏止各種愚昧迷信活動和反科學、偽科學活動,根除其賴以生存的土壤。 宣傳普及與人類身心健康、保健有關的科學技術知識,使公眾了解和掌握科學的健身方法,樹立正確的健康觀念,建立科學文明、積極向上的生活觀念和生活方式,提高文明程度和精神生活質量。 揭露批判各種打著科學旗號進行的反科學活動。對事實清楚、證據確鑿,以科學名義進行經濟詐騙或從事危害國家安全和社會穩定活動的,依法予以堅決打擊。 6.推動黨和政府科技方針政策的貫徹落實。讓公眾充分了解我國在人口、資源、生態環境、防災減災等可持續發展方面面臨的嚴峻挑戰,宣傳科學技術最新成果對解決經濟、社會發展重大問題的關鍵作用,當代科學技術發展趨勢和我國的優勢與潛力,我國實施科教興國戰略、可持續發展戰略的基本內涵,黨和政府關于科技改革與發展重大方針、政策的基本要點等。使公眾在理解的基礎上對黨和政府的方針政策給予堅定支持,對實施效果實行有效監督,努力形成尊重知識、尊重人才、學科技、用科技的社會風尚。 7.大幅度提高公眾直接參與社會經濟活動的能力。大力普及日常生產、生活密切相關的基本科技知識和科學概念,科技活動的基本方法和原則,使公眾逐步掌握科學的基本思維方法,具備運用現代科學技術的基本素質。特別要較大幅度地提高廣大產業工人適應現代化大生產的能力,廣大農民在傳統農業向現代農業轉變進程中運用先進適用技術的能力,廣大青少年的觀察能力、科學思維能力、動手能力和創造能力,以及領導干部認識和把握事物發展規律、科學決策、科學管理的能力。 8.為科普事業的長遠發展奠定基礎。制定和實施《科普網絡建設行動計劃》,在有條件的大城市辦好一批高水平的專用科普場館,在大部分中小城市和縣鄉建立常設科普活動中心,發展一批以科研機構、高等學校、大型企業、高新技術產業開發區為依托的科普宣傳基地,大幅度提高各類植物園、自然保護區、旅游景點的科技含量,形成延伸到城市社區和鄉村、覆蓋全國的社會化科普教育網絡。 扶持一批高質量、全國性的科普專業期刊,推出一批科普創作精品,培養一支專兼職結合的高水平的科普創作隊伍。 初步建立與社會主義市場經濟體制相適應的科普工作管理體制和運行機制,開創政府組織協調,各類科普專業團體、大眾傳媒、社區組織和社會各界共同推動科普工作的興旺局面。 三、 推動科普工作的社會化 9.科普教育與創作隊伍。各級科協、各類專業學術團體是科普工作的主力軍,必須進一步加強與科研機構、高等學校、高新技術企業的聯合與協作,大力開展豐富多彩、具有強烈時代感的科普宣傳教育活動。同時,組織力量深入研究科普理論問題,對所在地區科普工作面臨的主要問題、公眾科普需求、政策環境等進行調查研究,及時向有關部門反映情況、提出政策建議,成為政府推進科普工作的重要依托力量。 教育、科技工作者要把科普工作作為自己的神圣職責,在崇尚科學、宣傳科學中率先垂范,積極投身本單位或其他機構組織的科普宣傳與創作活動,結合本職工作向社會公眾大力普及科學技術知識,旗幟鮮明地反對各種愚昧迷信和反科學、偽科學行為。要在教育、科技工作者中建立一支具有較高科學文化素養和思想境界的兼職科普教育力量,在已離退休人員和大學生中發展科普志愿者隊伍,使他們的科普工作網絡化、規范化和制度化。 加強科普創作隊伍建設??破談撟饔蒙钊霚\出的表現形式讓公眾了解和掌握深奧的科技知識,是一項創新性勞動,凝聚著創作人員的智慧和心血;科普作品的水平和質量直接關系到科普工作成效的全局。采取有效措施,激勵廣大科普創作者肩負起時代賦予的歷史使命,發揚奉獻精神,不斷更新自身的知識結構,勤奮創作,向社會推出更多通俗易懂、深入淺出、思想藝術性較強的科普作品。有關部門將研究制定科普創作指南和鼓勵科普創作的具體政策措施。 10.科普專用設施??破請鲳^是公益性基礎設施,建設和運行應主要依靠政府支持和社會資助。各地必須對科普場館和設施建立健全管理制度,實行專項支持政策,決不允許以科普之名開展與科普無關的各類經營性活動;2001年以前對挪作他用的科普設施進行清理整頓,重新發揮其應有作用;在沒有科普設施的大中城市,要把建設專用場館納入城市近期建設規劃,盡快組織實施。確??破赵O施向公眾開放的時間,不斷更新科普內容,豐富科普形式;在不同地區的專業科普場館之間加強展品、設施的交流與合作,使有限的科普資源發揮更大的社會效益。在此基礎上建設若干具有國際水平的科普場館。對中小學生有組織的參觀科普場館,要按有關規定實行免費或優惠。 積極探索按照社會主義市場經濟辦法推動科普事業發展的有效途徑。對通用科普設施、裝備、展品的研制活動,可率先按市場機制運行。在制定和實施《科普網絡建設行動計劃》中,把研究開發以科普教育為內容的計算機軟件作為重點之一,制作優秀的科普多媒體作品,在為大眾傳媒開展科普活動提供強有力支持的同時,形成科普產業的新增長點。 11.大眾傳媒。開展科普宣傳是大眾媒體義不容辭的責任。各級電臺、電視臺要充分利用先進的傳播手段,辦好科普節目和科普欄目,宣傳介紹科技知識、工農業實用技術以及與移風易俗、文明生活密切相關的科普知識;尚未開設科普欄目的要創造條件盡快開設。通過實施“村村通”工程,使廣播電視成為廣大農民接受科普教育的重要渠道。選擇重點題材,攝制一批高水平的科普電影、電視片,經常性開展科教電影、電視片匯映活動。將科普作品納入“五個一”工程和全國性的電影、電視優秀節目評選活動。在各類報紙、期刊等大眾傳媒開設豐富多彩、生動活潑的科普欄目,加強科普宣傳。在互聯網絡辦好幾個有影響的科普精品網絡。 加強科普圖書出版工作。已列入國家“九五”重點圖書出版規劃的科普讀物出版工作,要全面完成規劃項目。在調查研究和論證的基礎上,制定跨世紀的科普讀物出版工程,納入國家“十五”重點圖書出版規劃,提高所占比例;對科普類作品實行稿費從優的政策;加大對科普讀物、出版的獎勵力度,在國家圖書獎和全國優秀科技圖書獎中提高科普讀物的評獎比重。加強科普讀物的對外交流及其版權貿易的引導和管理,擴大視野,優化選題,通過引進國外優秀科普讀物,促進我國科普讀物整體水平的提高。在科普讀物發行工作中充分發揮出版單位和新華書店兩個積極性,進一步擴大發行渠道,增加供貨品種和數量;特別要加強科普讀物在基層網點、農村網點的發行工作。 省級科技管理部門、科學技術協會要聯合媒體機構,組織開展面向科技影視和廣播節目制作人員,科技類期刊、報紙記者和圖書編輯人員的業務培訓活動,逐步培養一批了解科技、了解公眾科技需求的記者、編輯隊伍,依靠他們的辛勤工作縮短公眾與現代科技的距離。 12.學校和科研機構。中、小學校是面向青少年開展科普教育的主渠道,必須把樹立科學思想、科學精神,培養對科技的興趣和創造能力,作為青少年素質教育的重要內容,用科學家的事跡和精神激勵青少年勇于探索、奮發向上。組織編撰中、小學科普讀物,大力開展形式多樣的科技發明、科技競賽、科技夏令營等課外、校外科技活動??萍?、教育部門要針對中、小學教師科普教育能力的提高,開展培訓活動,使他們掌握有關科學傳播、科技文化史、科普創作等方面的知識和技能,為中、小學科普教育活動提供保障。進一步規范和完善青少年科技教育基地建設,支持中、小學生的校外科技活動。 在面向領導干部的科普工作中發揮各級黨校、行政學院的重要作用,加大領導干部培訓中的科普比重,并作為一項系統工程,統籌安排,常抓不懈。 推動各類科研機構、高等學校積極開展面向社會公眾的報告會、講演會,宣傳科學技術知識,鼓勵和支持本單位在職人員參與科普活動,將他們的科普工作計入工作量;特別要組織離退休專家學者撰寫科普培訓教材,使他們在科普事業中繼續發揮重要作用。在有條件的單位設立科普開放日、科普實驗室,通過演示實驗、展示模型等方式向公眾較深入地介紹現代科學技術原理和方法。積極創造條件,在師范院校和其他高等學校逐步開設科普教育課程,培養為科普實踐提供理論指導的專業人才。高等學校要對在校大學生進行科普教育。建立國家重大科技項目、重大基本建設工程項目向公眾進行普及宣傳的制度。到2005年在全國范圍內重點辦好一批以科研機構、高等學校為依托的科普示范基地。 13.農村基層政府和組織。把科普工作作為農村各級政府促進兩個文明建設的重要內容,充分發揮農村各類技術服務、教育、衛生、文化、計劃生育網絡和農民專業技術協會、鄉村干部、鄉土能人的作用,結合先進適用技術的推廣應用,大力開展科普工作和生動活潑、喜聞樂見的破除愚昧迷信活動,努力提高農民的生活質量和參與可持續發展的能力。繼續廣泛、深入、持久地開展文化、衛生、科技“三下鄉活動”,不斷總結交流經驗,研究制定激勵政策,探索新的形式,提高工作成效,形成“常下鄉”的良性循環機制。加強農村科普基地建設,建立一批科普促進農村經濟和社會發展的“科普示范縣”。 14.城市社區。把科普工作作為創建文明社區的重要內容,納入社區政府目標考核中。充分利用社區科技、教育、文化、旅游資源和政府組織體系,通過創立商業科普街、文明科普公園、旅游科普街、科普文明居委會、科普宣傳街、科普專欄、模范科普家庭等多種形式,把科普工作廣泛地滲透到社區各種社會化服務網絡中。緊密結合社區居民的學習、生活和工作,有針對性地舉辦科普講座、展覽、培訓、科技競賽、科普游園等活動,組織社區居民廣泛參與科普工作。以社區為單位組織好離退休人員的科普學習和科學健身活動,發揮他們在科普宣傳中的重要作用。 在旅游景點、文化設施、休閑場所開辟科普教育陣地,對自然景觀的形成、人與自然的和諧關系給予科學的闡釋,組織開展寓教于樂的科技旅游、觀光、休閑活動。 15. 各類企業。發揮企業組織化程度高的優勢,在企業內大力開展有組織的職工科普教育活動,把科普工作與職工崗位培訓、企業文化建設、群眾性技術革新活動緊密結合起來,通過提高職工的科技素質帶動企業技術創新能力的提高;同時組織企業對所在社區內的各類科普活動給予人員、場所等方面的支持。各國家高新技術產業開發區要根據高新技術企業密集的特點,開辦集中展示高新技術產品、向社會公眾開放的常設展館,宣傳高新技術成果產業化的最新進展及其對經濟建設和社會發展的推動作用。有條件的部門、行業協會和國有大型企業集團要建立行業性博物館,宣傳行業科技進步的相關知識。鼓勵企業和其他社會力量投資興辦科普事業。 四、 主要政策措施 16.加強對科普工作的領導和協調。以科技部為組長單位,中宣部、中國科協為副組長單位,十九個黨政部門和人民團體共同組成的科普工作聯席會議,是實施本《綱要》各項任務的組織指導、統籌協調和督促檢查機構,要切實加強對科普事業發展的規劃引導、政策協調和督促檢查工作。各級政府要將科普工作納入工作議事日程,給予足夠重視,進一步完善科技管理部門與各有關部門、團體共同參與,分工協作,齊抓共管的工作格局,根據本《綱要》提出的各項任務制定具體計劃,提供必要條件,全面推進科普工作。 各地政府要通過每年舉辦科技周,組織開展綜合性的大型科普宣傳活動,提高質量,常抓不懈??h及縣以上黨政主要領導干部每年應至少參加兩次科技報告會,在學習科學技術知識方面率先垂范。 17.增加全社會對科普事業的投入。隨著經濟、社會的不斷發展和財政收入的不斷增加,各級財政部門要逐步加大對科普工作的經費投入,支持科普事業的進一步發展。各大中城市要保證專用科普場館的建設資金;沒有專用科普設施的大中城市不能評為精神文明先進城市。 社會力量捐助公益性科普設施,可按國家有關規定享受相應的稅收優惠政策。對進口科普設施、制作設備、展示制品和圖書資料等,屬于國家政策規定免稅范圍的,按照國家統一政策執行。 18.建立健全與科普工作相關的政策法規體系。力爭在2005年以前頒布《中華人民共和國科學技術普及法》,90%以上的省、市、自治區制定實施地方科普工作條例。研究制定科普發展中長期規劃,作為國家“十五”計劃和中長期經濟、科技和社會發展規劃及年度計劃的重要組成部分。研究制定面向科普研究、科普創作、科普宣傳人員的專項激勵政策,加強科普成果的知識產權保護工作。要解決科普專業人員在職稱、職務、待遇和獎勵等方面面臨的特殊問題,吸引更多的人才投身科普事業。 科技部、中宣部、中國科協等有關部門將定期開展表彰活動,對于在科普工作中表現突出的集體和個人進行表彰。 19.加強科普基礎性工作。根據我國經濟、科技和社會發展對勞動者科技素質的基本要求,從2000年開始區別不同人群制定我國國民基本科技素質標準,定期修訂,在此基礎上建立和完善國民科技素質評估、監測和分析機制,為提高科普工作的質量提供依據。 加強對新時期科普工作對象、內容、方式、方法、手段、設施、組織及運行機制,科學技術傳播和滲透規律等方面的研究,將豐富的科普實踐經驗上升為科普理論,指導科普工作沿著健康、高效的方向發展。 積極開展國際交流與合作,通過舉辦和參加各類科普會議、出國考察培訓等方式,交流有關信息和研究成果,建立雙邊和多邊科普協議,廣泛開展國際合作,積極學習和借鑒國外先進的科普理論及實踐經驗,以不斷提高我國科普工作的實際水平。 |